一次性口罩烤箱消毒和喷酒精方式给有用吗?( 三 )


N95口罩,效率高,但因吸气阻力大,并不是一定需要,可选择 N95 以下的口罩 。但医务人员在受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时,在身体能够负荷的前提下,可选择N95以上,甚至全面式的防毒面具 。
立体式口罩和平面式口罩有差别吗?答案是:有的,立体式口罩的密封性较平面式口罩的密封性要好 。另外口罩中静电棉的效率对通过气体的面速(facevelocity)较敏感,面速增加,气溶胶通过滤材的时间会减少,所以静电棉中静电电场对气溶胶的吸引力也会减少,过滤效率会降低,效率降低也就是降低了防护的能力 。一般来说,人类呼吸的吸气量大概是5~8 lpm (公升/分钟),一次吸气和呼气的气体容量大概是 500cc 。相对来说,但并不是绝对,立体口罩的可利用滤材面积较平面口罩的滤材面积要大且较均匀,平面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大都仅限于口鼻附近,尤其是在鼻子的下方,局部面积的面速在吸气时会较高,故平均的过滤的效果和效率可能没有立体口罩高 。
口罩使用的寿命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按照指示使用,但在现今口罩供应紧缺且有疫情的状况下,延长使用的时间,问题一般不大,至于延长使用时间的长短,则视每日戴口罩的时间,所在环境中气溶胶的浓度及口罩的供给来决定 。前提还是要戴口罩!
一般如不在高危环境下工作的人,一片一次性的口罩用个 3~5 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防疫物资毕竟要留给最需要的人 。
照顾冠状病毒病人的医务人员则不一样,可能更换口罩的频率比平时还要高 。这也就是为何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品一定要充足 。
电视或日常生活里,看到有人戴好几层口罩,有帮助吗?答案还真是肯定的!空气筛检程式的滤材里若有数层材料,效率的计算方是Ptotal=P1*P2*P3….,这里的P 是穿透率,有人戴了两层口罩,在 0.3 微米时,第一层的效率是 40%(穿透率为60%=0.6),第二层的效率是70%(穿透率是30%=0.3),两层的总穿透率为Ptotal=0.3*0.6=0.18(18%),效率可提升到82%,但吸气阻力同时也会增加(两者之和) 。在没有高效筛检程式,而所处环境又需高效筛检程式时,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
当口罩的使用的时间加长时,要注意的是口罩是否有损坏?切忌用酒精消毒,不要把口罩放在有机化学物质附近(尤其是易挥发的有机物质(VOC),VOC的chemicalvapor会伤害口罩里静电棉的静电效应 。
这两天电视上有专家们在辩论冠状病毒是否会以气溶胶(aerosol/particulate)的形式传播,一般感染的方式除了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还有气溶胶的传染方式,前两者的影响范围较小,但病毒若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其传播的范围和伤害,就要大的多 。与其辩论病毒是否气溶胶化,不如尽快做些实验去验证,这些实验的结果一般都可以很快得知的 。如在医疗机构和病房里采集空气中气溶胶,经过培养,并计算病毒的数量就可得知 。如果病毒的气溶胶化被证实了,防护的方法,尤其是对医务人员的防护,肯定是要升级的 。当然,病毒一旦变成气溶胶后,病毒的生命不是无限的,而是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死亡的 。但为了小心起见,在室外,当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最好还是戴口罩!
其它的防护品,如空气滤清器,使用得当,也可以大大的减轻冠状病毒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的危险,笔者的经验和做过实验,一个中型的空气滤清器,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可以在20-30 分钟内,将一个 25 平方米房间内气溶胶的浓度,降低 90% 以上(所有粒径 > .02 微米的气溶胶 ) 。
笔者希望此文能让大众对口罩材料中担当过滤重任的静电棉,正确戴口罩的方式及应注意的事项有所认识和说明 。并希望疫情能迅速的得到控制和消灭,对在武汉和湖北,中国其它的省市及全球各地第一线奋战的医疗人员,笔者除了表示最高的敬意外,也希望此文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有所助益 。
作者:谢克勤博士(Ker-Ching Hsieh,Ph.D)
【一次性口罩烤箱消毒和喷酒精方式给有用吗?】介绍:谢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机械系的气溶胶实验室(Particle TechnologyLaboratory : PTL),后服务于美国3M数年,离开3M后,成立了一个独立过滤实验室,近10数年,在中国上海从事筛检程式研发和生产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