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 , "计划意识"是什么呢?计划意识指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 在做事之前或提前做好设想或是安排的思路 , 即"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 , 只有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和规划 , 事情才能顺利的开展 。
计划意识是特殊的存在 , 对于孩子自律行为的养成、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是至关重要 , 就像是在孩子的头脑里装入了计划书或是"闹钟" , 记着要去执行某件事情 , 大概思路便是这样:这个事情涉及到什么 , 我需要在什么时间去做、需要什么东西才能完成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去完成这件事情、做好的话我能从中得到什么 。 计划意识能提醒孩子去完成事情 , 也能提高孩子的效率 。
同样 , 假期安排也是一件大事 , 放肆玩是完全没计划、随心做 , 参加补习班则是父母的计划 , 这些都缺失了孩子的计划意识参与 , 那么假期自然就会变得低效或是让孩子没有积极性去执行 。
趁着假期的到来 , 父母应该抓住计划培养孩子的计划意识 , 让孩子参与到假期的安排中 , 增强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 那么这些假期执行起来才更有积极性和作用 , 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助益 。
文章图片
好好计划让暑假更有意义
做事有计划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 也是孩子积极态度的表现 , 那么趁着暑期到来 , 父母就让孩子来计划他们自己的假期 , 让暑假变得更有意义 ,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制定好暑期计划呢?
1、让孩子列出假期清单 , 想好需要做的事情 。
为了确保孩子的假期能够有意义 , 那么首先就得引导孩子想好自己需要完成或者想要做的事情 , 例如要做的功课有哪些、有什么东西需要买、有哪些事情想要在假期内完成等 , 形成假期清单 , 做到心中有数 。
2、让孩子对清单中的事项进行分类 。
要想做事有效率 , 那么就得对事情进行分类处理 , 父母协助孩子对清单进行划分 , 主要分为:必做且重要的、必做可推缓的、非必要但重要的、非必做且可推缓的 , 让孩子找出那些是重要的、必做的 , 那么这些事情在计划中就得重点安排、分外注意 , 这也是父母了解孩子想法的好机会 , 父母抓住机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 增进亲子感情 。
文章图片
3、将事项安排到具体时间点、细化 。
事情只有具体落实才能顺利执行 , 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将这些事情安排到假期的具体时间段 , 根据事情的类型来进行简单的安排和计划 , 预留一些空白时间以防意外出现 , 也让孩子记下具体的时间点需要完成什么事情 , 这样也能让孩子的假期过得更加有效率 。
4、父母监督孩子按照计划去完成 。
计划制定了得去实施才有效果 , 父母要和孩子做好沟通 , 孩子要积极地接受父母的意见 , 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落实 , 适当地鼓励或是承诺一些奖励 , 让孩子能够保持积极性 , 认真把计划完成 。
计划意识对于孩子的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 父母要抓住生活中的小机会来锻炼孩子的"计划意识" , 不要总是完全自己包办或是放任孩子 , 这些都不是对孩子教育负责的正确做法 , 让孩子从小就计划自己的事情 ,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文章图片
我是奶果妈妈 , 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 , 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 , 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 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暑假让孩子放肆“玩”?聪明的父母会趁机培养孩子的“计划意识”】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孩子懒惰不思进取怎么办?利用“马蝇效应”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 从小听音乐的孩子更“聪明”,重视“音乐启蒙”,孩子能受益终身
- 教育孩子不应“专制”和“放任”,找到管教平衡,要用双向教育
- 【历史故事】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为什么坚持不要?
- 孩子“幼升小”,幼小衔接需要些什么?这4个方面帮孩子轻松过渡
- 孩子公众场合“吵闹”怎么办?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从“讲故事”开始
- “陪读”对小孩的影响有多大?这5种方式让小孩养成独立学习
- 童年的“羞耻”伴随孩子一生,若孩子已有“羞耻感”,该如何应对
- 遇事只会抱怨,让孩子的心态转“正能量”,这3个心理关键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