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1945年,湘西80多名猎人用鸟铳击毙数百入侵日军,怎么回事?( 二 )


好在小铁球的数量多 , 很多日军瞬间“挂”了一身的铁球 , 鲜血跟不要钱一样地向外喷涌 。 最关键的是 , 别看鸟枪这种武器的杀伤力有限 , 但是打出来的子弹数量多 。 日军一时间根本无法判断出伏击人数 , 只好叫着组织防御阵型 。
“蓝猛子”见一击得手 , 丝毫不恋战 , 迅速带领部队退往后方山坡 , 借助地形优势继续压制敌人 。 就在这时 , 我方军队以及其它武装力量“入场” , 三千日军排成的长龙队形 , 迅速被切割成了好几块 。 战斗瞬间白热化 , 枪声炮声喊杀声 , 不绝于耳 。
“嗅枪队”这边的压力轻了很多 , 经过几番切割后 , 他们面前的日军只剩了三四百人 。 没有犹豫 , “蓝猛子”纵身一跃 , 一马当先地冲向山下敌人 , 身后的兄弟们也抽出佩刀 , 跟随“蓝猛子”杀向日军 。
【爱历史】1945年,湘西80多名猎人用鸟铳击毙数百入侵日军,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剧照
都说日军的近身肉搏非常厉害 , 但是当他们与这80名猎人近身交战时 , 却成了待宰的羔羊 。 长年的打猎经验 , 让“嗅枪队”的队员拥有着极其敏捷的身法 。
他们出刀又快又狠 , 躲避攻击的招式更是无可挑剔 , 杀进日寇群后 , 犹如虎入羊群般 , 砍瓜切菜地结束了战斗 。 数百名日军永远地留在了马颈骨 , 留在了雪峰山 。
对于当年这场伏击战 , 记载得很少 。 战斗结束后的几十年 , “马颈骨伏击战”依然鲜为人知 。 这场战斗真正地被世人所知晓 , 是因为一位老人 , 老人的名字叫做欧阳洪隆 。
【爱历史】1945年,湘西80多名猎人用鸟铳击毙数百入侵日军,怎么回事?】他是国民党100军63师187团的一名战士 , 被抓壮丁的他当年参加了雪峰山会战 。 由于老人年龄大了 , 对这场战争的印象已经模糊了 , 再加上当时国民党军队并没有参加内部战斗 , 所以老人对内部战斗的了解并不多 , 但他还是向人们讲述了这场战争的大体经过 。 通过老人的描述 , 我们也知道了这场很少有人知道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