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文学和纯文学的区别 我们纯文学( 二 )


4“一刀千言”
王安忆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当代作家中,王安忆的文学执着是比较旺盛的 。在这部最新的小说中,王安忆继承拓展她的文学边界,在上海石库门胡同的亭子里打下一根木桩,然后延伸到扬州、东北、美国 。她从清代袁枚入关,“明月映千言竹,霜降高梅怀花” 。她以淮阳名厨的非凡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讲述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命运选择,从多个视角和评论体系呈现了一段民间记忆 。叙事风格一如既往,绵延千里,浪涛拍岸 。同时又一丝不苟,纵横交错 。在关系方面,无论是夫妻、情侣、兄弟姐妹、同学、邻居还是泛泛之交,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眼神、言语、动作都在进进出出 。
5《遗嘱执行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章
来浙江文艺出版社
在完成小说《尘埃落定》前后,阿来以小说中的三个相关人物为主要人物,对故事进行了延展 。同时形成一个独立的虚构世界,同时与《尘埃落定》形成深度的文本对话 。标题中的刽子手和银匠都是《尘埃落定》中的人物 。这些在《尘埃落定》中曾经是“次要角色”、“吃剩的零零碎碎”的角色,在作者阿来重构的小说世界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他们走向舞台中心,成为故事的核心和主角,发展出自己的故事 。这些“外章”既是尘埃落定的有机补充,又与尘埃落定相互辉映 。在展示文学本身无限魅力的同时,他们与这一章尘埃落定,共同勾勒出雪域高原土司制度崩溃前夕的立体图景 。
6“远距离”
刘怀玉/刘子毅重庆出版社
立足历史,创新小说形式,以高度文学化的手法,生动展现了清末民初中国企业家陈的一生 。最后一卷叙述了主人公陈和同乡漂洋过海在美国打拼的往事;下册讲述陈成功回乡修建中国人自主投资设计的之一条民营铁路的故事 。书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勤奋好学、慷慨善良的品质和家国情怀 。多年前,我的父亲就开始收集研究苏宁铁路及其创始人陈的资料,并致力于用文学的形式还原这段感人的历史 。父亲去世后,女儿刘怀玉经过五年的研究、走访和创作,终于写出了这部凝结着父女心血的小说 。刘怀玉毕业于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获学士学位,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语言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他文笔细腻,视野开阔,眼光独到,堪称一位杰出的作家 。
7进入空气体薄层
乔恩·克拉考尔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职业登山者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作为《户外》杂志的特约采访人员,跟随一支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 。他和其他几名同伴成功登顶并安全下山后,才得知其余19名登山者被困在途中的暴风雪中,海拔8000多米 。最后,十二个人被杀了 。他活了下来,强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重溯那段痛苦的记忆,试图从中找出灾害发生的原因,最后写了一篇报告,被引申成一本书《走进稀薄的空气》,影响很大,被改编成电影 。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中文版的《进入空气薄区》 。登上世界之巅,置身云海之巅,好像是人类超越自我,征服自然的象征,令无数登山兴趣者向往 。但是在那场惨痛的山难之后,克拉考尔对登山的意义有了新的思索 。为了挣脱单纯的攀登狂热,克勒考尔在书中对这场灾害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每一个选择珠峰的登山客,真的都有自己的信奉和向往;但每一个有经验的导游,在利益面前,有时都会做出错误的判定;而每一次成功的登顶,说到底也不过是天气好的时候,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 。
8《农夫:沈从文与现代中国》
孙德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从文一直自称“乡下人”,他在湘西的叙述大多取材于“乡下人”的经历 。这本书是沈从文的传记,是作者与沈从文的跨学科对话 。以史学为切入点,以“乡下人”的视角回望沈从文的前半生,重构沈从文作品中的现代中国记忆,从湘西叙事中寻求理解现代中国的另一种方式 。以“乡下人”的视角回望沈从文的前半生,在沈从文的作品中重建现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中寻找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式 。与其说是对沈从文作品的解读,不如说是沈从文笔下人性篝火的点燃 。
9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
莎拉·罗斯·卡瓦纳中信出版集团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现实的感知,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社会、朋友、同学、同事而同步的 。似乎每个人都在一个巨大的蜂巢里,分享着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观点,这就是蜂巢思维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这种“同步性”,带来了群体“回音室效应” 。社交媒体扩大了个人和群体之间的联系,把自己的想法控制在由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回音室”里,把不同意见排除在自己的体系之外 。作者卡瓦纳(kavanagh)在对各种社交技术提出质疑后,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弥合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鸿沟提出了明智可行的建议,帮助人们在数字世界中悬崖勒马,过上高效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