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二 )


弟弟虽穷困 , 可志气不小 , 毅然与兄长分家 。
所以县官在征税的时候屡屡问他 , 为何不和兄长同籍呢 , 那可是五品大官 , 可以不用交税呢 。
弟弟讽刺道:“谁能在狗尾巴底下避阴凉呢?”
在穷人眼中 , 这弟弟多半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蒽子-苏州
即便不情愿 , 他们也会将自己世代耕种的土地投献给官员 , 来躲避赋税 。
代价就是自由的丧失 。
他们将世代为地主耕种 , 上交一半的收成 。
逢年过节 , 还要带着礼品前去拜见“父母” , 稍有疏漏 , 则遭打骂 。
家中妻女也常常为奴为婢 , 低声下气 , 不敢言语 。
贫穷者投献土地 , 在籍的农民就变少 , 分摊给每个农民的赋税就变多 , 农民就越发贫穷 , 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投献 。
如此循环往复 , 天下的土地和人口 , 多半进了富人的口袋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网络
天之道 ,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 损不足而补有余 。
穷人辛辛苦苦赔上身体 , 赌上家产 , 才能赢得一个避税的机会;而富人却只消坐在家中 , 院外田土就已经连成一片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历代政府眼中 , 偷税漏税都是眼中钉、肉中刺 。
每当新王朝建立之初 , 国家掌握大量土地 。 有土地就有人口 , 有人口就有赋税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网络
如同太阳初升 , 朝气蓬勃 。
然而随着土地兼并和偷税漏税的泛滥 , 财富和田土全都流向了富人 。
国家征不上税 , 财政枯竭;小民为佃为奴 , 生活饥寒交迫 。
每当国家迟暮 , 士大夫内部的有识之士都会出来呼号改革 , 若是能将偷税漏税的风气打压下去 , 国家尚能续命几十年 。
可是 , 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
惩治偷税漏税 , 非不愿也 , 实不能为也 。
例如北宋的王安石 , 怀着一腔热忱 , 意欲挽狂澜于既倒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王安石历史画像
可变法才不足一年 , 铺天盖地的弹劾就来了 。
随后 , 王安石请求辞官归隐 。 皇帝想要挽留 , 于是王安石就坡下驴痛诉朝廷内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 , 进言神宗要不畏流俗 , 心怀天下 。
可心怀天下又能如何呢?
1074年春 , 天大旱 , 久不雨 , 士大夫们以“天变”为借口 , 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还暗中指使百姓闹事 , 以壮声势 。
同年 , 皇帝的祖母和母亲也出面了 , 哭诉“王安石乱天下” 。
这汹涌的“民意”宛如层层叠叠的海浪 , 将其淹没 。
最终 , 王安石被罢免 , 改革失败了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网络
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有改革 , 几乎每次都会触及到逃税问题 , 然而鲜有成功者 。
并非改革之法不善 , 并非皇帝不配合 , 只是因为他们的对立面 , 是皇亲国戚 , 是官僚大臣 , 是乡野豪绅 。
其实就是统治阶级自己 。
以己之矛 , 攻己之盾 , 怎么会成功呢?
到了王朝末年 , 已是“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那时的百姓家里已经产去楼空了 , 还要承担赋税 。
该交的钱 , 一分没少 , 不该交的钱 , 日益增多 。
看着家里的农具 , 用着还算趁手 , 干脆就造反了 。
随着义士的一声令下 , 又或是外族的来袭 , 战乱开始 。
“内库烧为锦绣灰 , 天街踏尽公卿骨” , 江山换了模样 。
大批田土又重新成为荒地 , 等待着新君再一次统一全国 , 聚拢土地 。
这故事 , 似乎一再上演 。
而那些掏空国家的蛀虫只需要跪下来 , 再高呼几声万岁 , 便又可继续吸食新鲜的血肉 。
他们 , 永远是胜利者 。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图|关于宋代市场管理制度的时代背景
【历史故事】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文章图片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这场娱乐圈的风暴 。
今时不同往日 , 但偷税漏税依然是晴空上的一朵乌云 。
现在不比古代 , 查税的方式多了 , 逃税的对策也五花八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