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读者提问
大叔 , 我是今年的考研党 。 还有一星期就要考试了 , 但我却想放弃了 。 我是9月份才下定决心考研的 , 复习时间很短 。 最近做了几次模拟题结果也不好 , 觉得今年很难考上 , 所以连考试都不打算去了 。
而且不只是这一次 , 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 比如我很喜欢一个女孩 , 但我觉得自己个子不高 , 她一定不会喜欢我 , 所以连表白都不敢;
还有刚毕业那会找工作 , 明明自己很喜欢的公司来学校招聘 , 可我觉得自己实习经历不多 , GPA低 , 肯定不会被录取 , 所以连简历都没有投 。
我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好 , 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改 。 大叔 , 你能帮帮我吗?
大叔回答
大叔非常理解你的状态 。 不只是你 , 很多人在接近考研日期的时候 , 因为太害怕考不上 , 干脆就找理由放弃了 。
我相信 , 你一定很认真地准备了考试 , 也很想考上 。 但有时候 , 我们越想实现一个目标 , 越容易在到达终点前给自己设置各种障碍 , 让自己无法取得成功 。
仔细回想一下失败的过往 , 好像并不是等到结果的那一刻 , 我们被宣判了“失败” 。 而是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 我们就因为某种“困难” , 而放弃 , 最终导致失败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将困难夸大或者制造困难 , 以避免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行为 , 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设限” 。
今天大叔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 , 人为什么会自我设限?又该如何解决呢?
NO.1
自我设限 , 是一种自我保护
自我价值理论提出 , 我们做某件事情的动机 , 来自于两个方面:追求成功或是避免失败 。 [1]
比如努力学习 , 是为了考出好成绩 , 这时候行为(学习)的动机就是为了追求成功;
而放弃参加考研 , 是为了避免没考上 , 这时候行为(不去考试)的动机就是为了避免失败 。
哪个动机占主导地位 , 我们就会做出对应的那个行为 。
在考研这件事情上 , 之所以想放弃 , 就是因为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追求成功 。 所以即使很想成功考上研 , 可相比成功来说 , 更难面对的是没考上的结果 。
那么 ,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如此的恐惧失败 , 甚至超过了成功的渴望呢?
其实 , 这可能是出于一种为了自我保护的本能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研究表明 , 自我设限者往往会选择或制造一个障碍 , 使他们能够将失败的原因从能力转移到自我障碍上 。 [2]
当我们用“时间不够”、“状态不好”的理由 , 想要放弃考研时 , 或许是我们在无意识地告诉自己 , 考不上是时间和状态的原因 , 而不是我能力不行 。
而后者 , 则会损害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
因此 ,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 我们选择了避免失败 , 这样就不会得出“我能力不行”的推论 , 从而保护了自己的自我价值 。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自我设限呢?
研究表明 , 越是在重要的关头(比如考研) , 或是自己的表现需要面对外界评价(比如面试)时 , 自我设限更容易发生 。 [3]
常见的自我设限有拖延、酗酒、熬夜、冷暴力、暴饮暴食等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 这种行为短期内的确是有好处的 , 它可以缓解焦虑、减缓失败造成的价值感受损 。
但长期来看 , 无法全力以赴追求所带来的挫败感 , 也许会让我们更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感 。
因此 , 就像这位读者已经意识到的那样 , 长期的自我设限是需要加以干预的 。
NO.2
自我设限者的两个误区
在此之前 , 我们需要先了解自我设限者最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 , 正是这两个误区让我们选择了自我设限 。
1.错误的成就目标
自我设限者的第一个误区是:他们在面对问题时采用的成就目标多为成绩目标 。
成就目标是指个体在成就情境中渴望实现的目的 。 大多数研究者把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 。
掌握目标是指个体做某件事以发展能力为目的;比如读书是为了增长学习能力 。
成就目标是指个体做某件事的目的是取得好成绩;比如读书是为了得高分 。
采取成就目标的人 , 失败后更容易内部归因 , 认为失败就是自己的问题 。 也因此 , 为了避免降低自我价值 , 他们更容易自我设限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研究也发现 , 低自我设限者注重学习能力与过程 , 高自我设限者注重成绩目标 。 [4]
2.缺乏成长性思维
第二个误区 , 是我们反复提到的自我价值的问题 。
之所以一次失败就使得自我价值受损 , 是因为自我设限者常常不具备成长性思维 。
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认为 , 人的能力与天分不是固定的 , 无论是智商、情商、口才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与投入来提升 。 [5]
相反 , 自我设限者常常对自己要求过高 , 忽视自己的小进步 。 他们太看重眼前这件事 , 一旦失败 , 就觉得一切都完了 。 因此为了避免失败 , 宁愿不开始 。
比如说 , 同样面对“考研可能失败”这件事 , 自我设限者会觉得如果考不上 , 就是我这个人能力不行 , 没考上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 , 即使考不上 , 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 , 或是哪怕考不上我也可以重头再来 , 或是去找工作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NO.3
如何激发动力 , 无惧失败?
如前所述 , 通常来说 , 自我设限者们更倾向于避免失败 , 也因此不愿意有所行动 。
而相比于低成就动机、高避免失败动机 , 高成就动机与低避免失败动机 , 往往会激发出我们的较强的执行动力 , 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6]
1.设定正确的目标
研究表明 , 目标制定的过程对动机至关重要 , 它让我们成为个性化的人 , 成为我们自己 。 好的目标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a.符合真实意愿
在一项研究当中 , 一群画画的孩子被分为两组 , 一组孩子被给予画画之外的额外奖励 , 另一组没有 。
结果表明 , 受奖励的孩子比没有受奖励的孩子 , 花在画画的时间更少 。
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 , 当我们设定与追求的目标过于依赖外界的反馈 , 而非内心真正想要的时 , 可能很难激发起强烈的执行力 。
真正喜欢与热爱的 , 或许让我们更容易坚持与行动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b.有助于长期目标
Nuttin认为 , 人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转化为他所设定的自我 。 是他们现实的自我观念和理想的自我形象之间的建设性张力 , 促使人们采取行动 。 [7]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愿意为一件事情努力 , 是因为我们知道做这件事 , 会增加未来变成我理想中样子的可能性 。
大叔的一个朋友 , 上大学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 就基本放弃了本专业 , 而选择了深耕自媒体行业 。
我记得当时他和我说 , 从事不喜欢的行业让他看不到未来 , 而自媒体能!深耕了3年的他 , 在互联网上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
当设定的目标 , 符合更长远的人生愿景设定时 , 可能会很大程度激发我们的动力 , 而困难或挫败就没那么重要了 。 或许眼前的困难只是为了让我们为长期目标积攒力量的短暂休息啊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c.中等难度的目标
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 , 往往会设定中等难度但容易实现的目标 。 通过这样做 , 可以保证他们只承担可以完成的任务 , 更容易让其感觉对生活有控制感 , 从而受到激励更有活力 。 [6]
设定过高目标容易让人感到焦虑 , 增加失败的可能令人感到挫败 , 而过低的目标又很难获得成就感 。 中等难度的目标 , 不仅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得挑战与学习 , 还能让我们受到激励 , 不断前行 。
2.建立正向反馈机制
对于非常渴望避免失败的人来说 , 较少的挑战、拆解任务到小步骤 , 宽容的评价系统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 。 [6]
大叔曾经一段时间比较焦虑 , 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 , 却不知道每天该做些啥 , 一到晚上就会有深深的挫败感 , 感觉更焦虑了 。
后来我学会了一个方法 , 设定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 我设定了一个月的目标 , 然后将这个目标拆解到每一天 , 设定必须完成的一件事去执行 。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我发现 , 最重要的一件事虽然任务量不大 , 但每天完成后 , 都会有满满的收获感 , 同时第二天也更愿意行动起来 。
所以 , 如果你特别害怕失败 , 不妨把任务的难度降低 , 把大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 , 保证每天都能获得正向激励 。
另一方面 , 对自己宽容一些 , 完成任务时多一些自我赞美 , 没完成时多给自己一些鼓励 。
通过建立以上的正向反馈机制 , 可能会有效降低对失败的焦虑 , 更有动力去追求成功 。
NO.4
写在最后
李子勋老师说“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 , 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 , 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 , 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去做的事情 , 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去面对了 。 ”
请你和大叔一起来到生命的终点 , 想想我们会因为什么而遗憾?
我们会因追求了一个喜欢的人被拒绝而遗憾 , 还是从未尝试而遗憾;我们会因考研失败而遗憾 , 还是会因我本可以但放弃了而遗憾 。
没人喜欢失败 , 而在追求目标和自我的路上 , 很难一路成功没有挫败 , 面对失败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习的一课 。
从长期的生命来看 , 我们面临的选择 , 或许不是成功与失败 , 而是对人生不遗余力的追求 , 还是在短期成败之中纠结 。 你想选择哪个呢?
为什么有的人一事无成?这种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大叔觉得 , 全力以赴的失败不遗憾 , 没有认真追求的人生才可怕!
世界和我爱着你~
-TheEnd-
大叔的参考资料:
[1]Wigfield,A.,&Eccles,J.S.(2000).Expectancy–valuetheoryofachievementmotivation.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5(1),68-81.
[2]Martin,A.J.,Marsh,H.W.,&Debus,R.L.(2001).Self-handicappinganddefensivepessimism:Exploringamodelofpredictorsandoutcomesfromaself-protectionperspective.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93(1),87.
[3]Karner,Perfectionismandself-handicappinginadulteducation,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4,DOI:10.1016/j.sbspro.2014.07.699.
[4]Rhodewalt,F..(2010).Conceptionsofability,achievementgoals,andindividualdifferencesinself-handicappingbehavior:ontheapplicationofimplicittheories.JournalofPersonality,62(1),67-85.
[5][美]卡罗尔·德韦克.(2017).终身成长.江西人民出版社
[6]Singh,K.(2011).Studyofachievementmotivationinrelationtoacademicachievementofstud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Planning&Administration,1(2),161-171.
[7]Nuttin,J.(1980).Motivationetperspectivesd'avenir.PressesuniversitairesdeLouv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