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健哥说心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脑卒中,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ml>颈动脉|【健哥说心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脑卒中,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文章插图

上两期我们介绍了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和症状,那么,如果患上颈动脉狭窄该如何治疗呢?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常常需要采取创伤性的干预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什么?我们知道,9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发生脑卒中之前防患未然是很有必要的。
想完全杜绝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风险,就要从病变的根本来着手,于是医生们想,能不能用外科手术来去除这个局部的病变呢?很快,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就诞生了,这就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从名称可以看出,该手术就是把病变的颈动脉内膜剥离出来,而这层颈动脉内膜上,就附着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健哥说心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脑卒中,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文章插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图示
有人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风险最大的外科手术之一,这是因为:
颈动脉是供应大脑的重要血管,此处的出血或者血栓都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性伤害;而且,颈动脉所在处周围有很多神经,手术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再者,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状态复杂多变,这也大大提升了手术风险。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合那些患者?因此,临床上不建议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都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如果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才可考虑进行手术来预防脑卒中:
1)当颈动脉狭窄≥70%,无论患者是否出现相应症状,都建议评估手术可行性;
2)若颈动脉狭窄为50~69%,而且患者出现相应供血区域症状,可以考虑手术;
3)若没有出现症状,而且狭窄<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仅有严格的适应症,还有一定的禁忌症,比如:12个月内出现颅内出血;30天内曾发生大面积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存在严重血管畸形;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等情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预防性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防患未然,而非亡羊补牢,因此,通过手术评估并且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手术,而对于特殊的患者,就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来选择手术时机,比如: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建议在发病6周后进行手术更为安全;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且评估没有早期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可以在发病2周内进行手术;如果出现双侧颈动脉狭窄,可以根据病情间隔2~4周进行两次手术。
划重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去除颈动脉狭窄局部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外科手术;
由于颈动脉的功能和所处位置,大大增加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风险;
如果存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应症,并且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尽早接受手术,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
我们下期来讲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另外一个手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内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颈动脉|【健哥说心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脑卒中,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颈动脉|【健哥说心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脑卒中,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