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张晓光 通讯员 刘滟
五好城市,惠民为核。
“这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征程”,面对时代与城市组合一起的答卷,步履不停的淄博市中心医院正用那颗“为民之心” 给出惠民医疗的正解。
而在以中老年人口比重大、老龄化趋势逐年上升的淄博,老年人就医成为其优化医疗服务的核心。
从启用淄博市首家依托三甲综合医院设立的“一站式”慢性病健康服务中心,到“招手停”便民摆渡车亮相西院区,再到成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瓣膜中心……显而易见:位于鲁中腹地的淄博市中心医院以“惠民”为圆心的便民就诊版图已铺设大半,而在此版图中,以老年人为主要就诊人群的核心医疗服务理念也渐次显现。
普遍的观点认为:对症下药是实现上述版图的通路。
“这不仅出于对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就诊不便人群的考虑,也是为满足所有不便来院的患者的就医需求,并延伸至如何方便所有来院患者的就诊需要……”淄博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卢艳丽如是说。
以民之心,为民所愿。
在中老年人诸多不便就医问题亟待解决的当下,如此便民服务的不断创新和惠民医疗的持续推进,让这所走过70多年风雨之路的医院获得淄博当地民众一片赞扬。
与此同时,便民服务与诊疗技术的加持,也让淄博市中心医院不断释放成为淄博及周边地区惠民医疗的核心之力……
直击“痛点”
尽管是冬日,但汗水还是悄然浸湿了王爽的后背。68岁的她因视力突然模糊,来到了淄博市中心医院就医。
但过去很多年,面对医院的门诊楼,停留在她记忆的是,繁琐的就医流程,耗时的取药步骤……这一次也是如此。
门口值班的护士注意到了这名老人,急忙上前询问,但王爽略微停顿后,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护士。
在护士的引领下,老人来到了眼科门诊,医生初步诊断其左眼患有白内障才导致视力不清,希望她能和家人沟通完后,进行手术。
“前几年,右眼曾在医院做过手术,术前检查折腾了好几个地方,闺女拿药也很麻烦,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也要来回折腾……”听了医生的话语,王爽最初很是苦恼。
而后,她联系了女儿,医护人员向母女俩介绍了医院西院入院服务中心的设立,这里配有专门的采血室、心电图检查室、彩超检查室,可以一站式实现住院登记、预约、缴费、医保办理、院前采血、常规检查等,再也不用他们这些患者来回跑了。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西院入院服务中心
听后,王爽旋即选择了入院手术。
术后,谈起入院服务中心的设立和“一站式”就诊服务,王爽他们一串笑声。
“上次我母亲手术时,流程很复杂,床位也难找,拿药楼上楼下跑,但这次一次都办妥了……”王爽女儿表示,入院住院和术后取药时间的双双减少真的给他们患者和家属节省了不少时间。
像王爽这样的老年患者不在少数。资料显示:在中国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比重中,中老年人居多。
而老年患者就医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面对这些人群,特别是慢病病人基数大、慢病审核不便等情况,淄博市中心医院从根本上进行改善。
以今年出台的“门诊一次挂号,复诊三日免费”便民举措,以及设立一站式”慢性病健康服务中心为首发,一系列以“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变革深入人心。
以该院西院区今年7月初成立 “一站式”慢性病健康服务中心为例,目前,这一中心已累计服务1.1万余人次。有此实践,为解决城中区域大部分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需要,短短3个月后,老院区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也进入公众视野。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西院区“一站式”慢性病健康服务中心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不仅如此,两个院区的这一中心皆实行“1元挂号”“诊间结算”、慢性病鉴定申请、医保服务、院后精细化疾病管理等多项惠民利民服务,并配备便民药房,真正为慢病患者提供诊疗、购药、医保结算、健康管理、慢病鉴定申请等“一站式”服务,进而大幅缩短慢病患者复诊购药及相关服务时间。
同时,医院还推出了“慢病诊室结算”“慢病线上异地转诊”“慢性病鉴定即时申请”等举措,进一步解决了慢病患者在就医方面存在的耗时长、鉴定慢、处方短等问题。
便民服务永无止境,“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卢艳丽说。
如果说,前述政策的推出是为了解决中老年人就医群体中那些来院患者的就医需求,那么,医院另一支线服务——“互联网+医院”中,网约护士服务与网络“云就诊”政策的推出,医院则考虑的是不便来院患者的就医需求。
两大政策的互为“策应”下,那个困扰很多患者已久的 “路途遥远、出行颠簸”之忧就此解决,这一点对于“不便出行”的许多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而短短一年间,网约护士数千次的出诊,便是最好的佐证。
对此,普遍的观点认为,近年来,淄博市中心医院每一个便民措施的出台都以准确的命中率直击包括中老年患者在内的民众就医“痛点”,这在持续改善其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抚慰了无数患者的心。
惠民之策
惠民之策,直击痛点,对于中老年人口比重较大的淄博,更为关键。
“这是我们医院服务创新中考虑的核心要素。”卢艳丽表示。
一切仍在持续,当然包括这个冬天。
对此,业内的评述是:淄博市中心医院出台的这一系列暖心便民举措,是将工作做到民众最需要的地方,这不仅是对患者诉求的响应与回答,更为医院提升发展高度注入了内生动力。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11月8日,伴随着2021年第一场雪的到来,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区“招手停”便民摆渡车亮相西院区,开启了从入院服务中心、放射科,到住院一部、住院二部之间的往返运输。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西院区“招手停”便民摆渡车
这也意味着,患者在入院服务中心办好住院手续后,乘坐便民摆渡车,5分钟内即可到达住院一部。
对此,一位老年患者开心地表示:“年龄大了,腿脚不好,到医院不熟悉路,但这个车减少了我们到处跑腿,太贴心了。”
同样,一名李姓家属也表示,来到医院的患者本身都身体不适,“招手停”便民摆渡车的出现不仅方便了患者在不同的区域做检查,更缓解他们身体不适带来的困扰。
寒冬漫漫,温暖相伴。
采访人员了解到,除“招手停”这一暖心之举外,一个名为“无陪护”的管理模式也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目前,这一模式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病区已试点运行。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西院区创伤骨科病区“无陪护”病房的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
所谓“无陪护”,指的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业护理员取代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我们这些护理员都经过专业培训上岗,可为患者提供更安心、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西院创伤骨科护士长侯艳丽称,而在“无陪护”病房中,所住患者不乏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73岁的张丰是其中之一。
对此,与妻子一起因车祸入院,已住院20多天的张丰表示:“孩子们都忙,护理人员做得很好,在照顾我们老人的事情上,比自己的孩子更专业!”
话停,他看了看隔壁病床的妻子,在那里,护理人员正在为她梳理头发。
张丰说,虽然车祸给他们带来了伤痛,但自己和老伴在医院感受到的专业、温馨的照护让他们沉郁的心开朗了很多。
服务没有终点,唯有不断创新,比如医院西院区新推出的陪检服务。
“很多人住院做检查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拿着检查单不知去哪检查,不知道要先登记还是先排队……”医院副院长郑建彬介绍。
民众有所需,医院便有所应。采访人员在该院区CT检查室门口看到,一位身着橘色衣服的陪检人员正陪同一位白发老人检查。等老人的儿子赶到得知母亲一切检查都已完成时,他对一旁的陪检人员伸出了大拇指。
原来,这位老人因胸闷入院。在得知其家属不在身边后,陪检人员从病房开始,就时刻关注着她病情,并助其进行各项预约和检查。
据悉,目前,该服务已在6个住院病区展开,陪检人员已有十余人,陪检服务涉及核磁共振、放射、CT、B超、胃镜、心电等检查项目。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西院区陪检队伍帮助老人做CT检查
“便民无小事,服务无止境。”医院副院长郑建彬说,在“让患者少跑腿”的医疗便民服务改革中,他们始终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直击医疗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除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还要高标准完成“自选动作”,让便民服务跑出“淄博特色”、跑出“淄博亮点”。
而随着上述两大系列动作的渐次出现,淄博市中心医院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方便中老年患者就医为核心要素的便民医疗措圈也不断完备。
一边是便民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另一边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智慧医疗不断推进,双轮驱动之下,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惠民医疗政策快速揽获民心。
期间,高达99.51%的住院护理满意度,943封表扬信,383面锦旗……便是佐证。
医疗为民,且只为民
医院为民而建,以民意为院职,以民需为院责。
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意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参考方向的淄博市中心医院当如是。
值得注意是,尽管其打造的这个以“惠民”为支点,仍在不断扩大的就诊版图获得一片赞声。但在此之下,医院并未骄傲,而是继续俯身“感民心、听民意解民忧”。
这一点从多次举行的“市民代表走进医院”活动就可看出。
“我们就是要不断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建议,从而进一步优化便民医疗的服务流程,以求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就医便利。”该院方面表示。
民众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谈及医院这些年的变化,63岁的市民代表殷建这样说:“住在医院附近30多年,最近两年,觉得医院的变化很大,这里的服务和设施对中老年人很友好。”
对此,卢艳丽曾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要持续对标、不断提高诊疗技术,还要了解不同人群的就医需要,进而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减轻看病负担,将“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保持医患之间的高度粘性,“两者相辅相成,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确实如此:为方便就医,全省首家发布、根据患者症状导诊的就诊地图,发布当天点击量超390万次;为保证患者诊疗连续性,“门诊一次挂号,复诊三日免费”举措一经出台,叫好一片;为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租赁茂业停车场,腾挪东院南区575个车位……
此外,智慧药房的启用,晚间延时门诊和老专家门诊的设立,固定每周三下午召开“院长患者面对面”,坦诚交流与倾心座谈,不断探查民众需求,无限贴近民众之意。“目前,我们院已解决意见建议10条,20余项正在改进中……”卢艳丽表示。
便民|观医疗·赞五好淄博|这家医院为何在便利老年人就医上频频发力?
文章插图
“院长患者面对面”座谈会
变化显著,但步履不停,这是淄博市中心医院的真实写照。这一点,在中老年人的就医服务方面体现得更为更加贴切。
从入院时对行动不便人群的轮椅租借,到就诊时“一站式”就医,再到住院检查时“陪检服务”的推出……皆是该院为建设中老年人友好型医院的所做之策。
对于医院的建设未来,卢艳丽表示,除继续坚持“以民为本”的版图规划方向,不断创新惠民医疗外,他们还将以管理流程、技术流程、服务流程再造为手段,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民众更加便捷、安全、有效、明白、满意的就医,提供更有品质和温度的服务。
因为,在他们看来,医疗为民,且只为民。至于如何揽获民心,只有更为惠民,更为便民。
所以,接下来,可以预料的是,带着那颗为民初心的淄博市中心医院还将在“技术+服务”创新之路上,埋头前行,比如联动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模式,再比如持续完善惠民医疗建设体系……
而随着这些动作的发生,这家走过70多年风雨的医院收获掌声的同时,淄博那个事关“五好城市”的名片也一次次被不断擦亮……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