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中医医院专家治专病系列之李厚龙谈失眠

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市中医医院专家治专病系列之李厚龙谈失眠】齐鲁网健康频道12月6日讯(通讯员:李厚龙)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今天,滕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李厚龙跟大家谈谈失眠的中医治疗。
失眠是指不容易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的症状,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常见的药物比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米氮平、帕罗西汀等。但由于有些药物有依赖性和(或)耐药性的可能,所以,一般不主张长期服用。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和治疗:
(一)失眠在中医里叫不寐,亦称不得眠、目不瞑。常见的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不寐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二)辨证论治:不寐病一般分5个证型:
1.肝火扰心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加减。
2.痰热内扰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虚胆怯:虚烦不寐多梦,遇事易惊,终日惕惕,心悸胆怯,健忘头晕,神疲少言,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预防调护:
失眠/不寐病属心神病变,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重视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卫生。《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积极调整心理情志,对于预防、治疗失眠有重要的作用。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②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③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④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⑤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⑥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⑦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责任编辑:杨凡、薛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