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聂文闻)“医学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敞开胸怀,拥抱工科。”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承办的第九届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在其中“内镜外科创新与应用”分论坛上,国内外优秀的内镜相关领域专家热烈研讨“医工结合、创新发展给临床医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内镜外科创新与应用分论坛以“医工交叉、创新引擎”为主题,旨在促进各临床科室与工科的思想碰撞,开拓临床医师思维,促进临床医学创新性发展。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大会主席蔡开琳教授,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吴轲教授先后致辞。
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自开拓内镜外科亚专科方向以来,组建了湖北省内镜外科学组,牵头完成多项临床研究,学术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在促进湖北省内镜外科发展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内镜外科团队践行协和医院“仁爱济世、协诚人和”办院理念,不断革新技术,让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蔡开琳教授表示,内镜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医疗器械的进步。随着消化内镜从早期硬式内镜发展至如今的电子纤维内镜,内镜下操作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相关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给胃肠道疾病的微创化诊疗带来了更多可能。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吕毅教授线上做了“医工结合 外科技术创新”的专题报告。他带领团队打造了医工交叉外科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外科梦工场”,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他提出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临床问题,医工结合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敞开胸怀,拥抱工科”。吕毅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还是一位深耕医工结合的“工匠”,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磁外科”的概念,倡导建立磁外科科学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磁场中心的李亮教授围绕武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展开详细介绍,同时介绍了磁控软体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李亮教授的演讲,使大家在思想观念、思路方法、学术研究方向上深受启发。
【 外科|临床医学“敞开胸怀拥抱工科”】 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国内外内镜领域专家就内镜相关技术创新应用、医工结合创新发展分别发表精彩演讲。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医工结合、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创新理念,开拓临床医生学术研究新方向,对微创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