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药是我们认为的生活常识,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人对“吃药”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无论什么药物,它可以“治病”,相反,它也可以“致病”。即使是食物,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更何况是药物!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黄帝内经》就提示我们“凡药皆是毒”,所以,“是药三分毒”并不是危言耸听,它也是有一定真凭实据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有致癌风险,但却被很多人当成常备药的药物,希望大家看后能意识到乱吃药的危害。
文章插图
以下这五种药都有致癌的风险>1.酚酞片——因有致癌作用,美国已禁止生产和出售>酚酞片,别名果导片,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另外,患者在做结肠直肠镜检前服用的药物中也含有酚酞成分。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的价格便宜且效果好。然而,有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而把酚酞片包装成减肥药销售给有减肥需求的人群。然而,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存在很大的风险,它会刺激人的胃肠粘膜,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药物反应。另外,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使用酚酞可能会诱发癌症。因此,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明令禁止含有酚酞成分的药物进入市场。
文章插图
>2.利巴韦林——长期使用会使儿童患上癌症>相信很多家长对利巴韦林很熟悉,因为它是我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婴幼儿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药效很强,见效快,又对多种病毒起作用,它也因此被家长们称之为“万能神药”。儿童感冒发烧、手足口病等都会用它来治疗,因此,有孩子的地方就一定有利巴韦林。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FDA对利巴韦林的用量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儿童若长期服用利巴韦林会有很大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风险,严重者可导致发育不良或癌症!
文章插图
>3. 避孕药——长期使用避孕药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这有一个典型案例:晓晴是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加上身体不好,每月的痛经都让她饱受折磨。后来听说避孕药可以缓解痛经,她就私自购买并长期服用。然而不幸的是,还没等到高考,她就被查出了乳腺癌,住进了医院。晓晴年纪轻轻就患上乳腺癌和她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很大关系。
文章插图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避孕药可能会提高乳腺癌、子宫癌等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不过,这一结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因此,若想要短时间或紧急避孕,使用避孕药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如果没有避孕的需求,最好就不要使用避孕药了。>4. 非那西丁——长期使用可导致肾和膀胱出现肿瘤>非那西丁主要药效是解热镇痛,我们平常的感冒发烧都可以用它来治疗,但非那西丁拒用很强的肾脏毒性。长期服用的话会对我们的肾脏造成极大的危害,会引起肾盂癌、膀胱癌等癌症,因此它目前也已被禁用。
文章插图
>5. 免疫抑制药——均有一定的致癌性>绝大多数的免疫抑制药都有一定的致癌性,因为它主要作用就是一直我们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免疫系统也是我们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它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就意味着机体被其他病毒感染的风险加大。
文章插图
是药三分毒,这是大家都应该明白的道理。虽然得病了需要吃药,但一定要记得安全用药,不要听信偏方而乱用药物,不然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后遗症|港中大研究:新冠长期后遗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
- 反流|长期“反酸”,你值得注意!
- 危害|“别熬夜,真的很伤身体”!长期晚睡的危害,不只是长相变丑
- 凝血功能|女人进入更年期后,是疾病高发期,小心这5种疾病“找上门”!
- 抗癌|硒是提高免疫力、抵抗癌症必需的元素!这5种食物要多吃点
- 吴永忠|这25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指南来了,建议收藏
- 癌痛|癌症来临时,身体会“喊痛”!身上若出现5种痛,千万别大意了
- 食物|方便面吃多了会致癌?世卫组织:真正致癌的食物是这5种,尽量少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