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腾讯游戏向多平台追究账号租卖背后:如何防止绕过“防沉迷”?

平台|腾讯游戏向多平台追究账号租卖背后:如何防止绕过“防沉迷”?
文章图片

9月6日晚 , 针对央视报道“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 , 微博认证为官方微博的腾讯游戏发布消息称 , 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 截至目前 , 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 , 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 8月30日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规定出台后 , 腾讯予以了坚决落实 。 针对#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问题 , 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 , 严格管制账号租卖行为 。
平台|腾讯游戏向多平台追究账号租卖背后:如何防止绕过“防沉迷”?
文章图片

此前8月30日 ,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称“通知”) , 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 此外通知还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等 。
不过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通过暗访黑灰产卖家以及采访未成年人玩家发现 , 未成年人想要绕过实名验证系统的方式并不复杂 , 只要填写父母亲戚的身份证信息即可 , 但绕过人脸识别则颇为麻烦:若刷家长的脸就免不了一顿“质问” , 若不想刷家长的脸则需要花费80到100元不等在网上找人“解封” , 且解封后每次一旦触发人脸识别认证都得再找相同的人士重复解封 , 每次都要花钱 。
“此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新增了网络保护专章 , 该通知是新闻出版署行业管理的部门规章 , 从法律到部门规章一脉相承下来 , 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教育引领环境改善的要求 , 符合国家需要和时代要求 。 另外一方面 , 对于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行为 , 需要说明的是包括严控网络游戏在内 ,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 不是单靠一条政策就能做好的 。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对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采访人员调查:买号、租号、输入成人身份信息均可“绕过”防沉迷
8月30日通知下发当天 , 腾讯、网易、哔哩哔哩、完美世界、游族网络等各大拥有游戏业务的公司均发声表示将积极响应通知要求 。 如游族网络表示除规定时间外 , “不在其他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 ”
那么 , 实名验证能够“挡住”未成年人打游戏吗?从事游戏租号业务多年的郑毅(化名)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每年的暑假都是买号和租号业务最繁忙的时候 。 “以某游戏举例 , 大概V8号100皮肤左右租一个月能卖300块 , V9到V10组一个月能卖800块 。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在交易猫、租号玩等账号买卖、租售平台上 , “本账号已过防沉迷 , 永久使用 , 无限制时间”等信息是不少商品的噱头之一 。 例如 , 20元可以购买到已经过防沉迷的王者荣耀账号;有梦幻西游账号显示“已认证身份证”;有CF手游账号显示“绑定防沉迷”为“否”(绑定的身份证已满18岁 , 没有触及防沉迷) 。
不过 , 交易猫、租号玩两家游戏账号买卖平台也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才可买卖 , 经采访人员验证 , 这两个平台上也必须输入真实的身份信息才能进行账号买卖 , 若输入网上公开的身份信息会显示“账号绑定数量已超上限” 。 此外 , 平台内有“禁止未成年人交易”的免责条款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在黑灰产买卖平台上可以花钱购得身份证实名信息 , 未成年人只要购买未注册过的身份信息 , 即可“绕过”上述实名验证流程 。
但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通过采访未成年人游戏玩家发现 , 相比于花钱在黑市上购买身份信息这样难度较大的事 , 相比之下 , 拿到自己父母或亲属的身份证信息 , 甚至直接用父母的手机玩游戏更为容易 , 如华为手机账号只要绑定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就可以通过其他游戏厂商的防沉迷测试 。
小学二年级的小满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他的游戏账号没有时间限制 , 原因是“用的爷爷的账号” 。 而初中一年级的小白也告诉采访人员 , 她自己的游戏账号一天只能玩1.5小时 , 但如果时间到了 , “换一个身份证登录就行 。 ”
对此 , 小满的爷爷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他不太清楚游戏防沉迷的规章政策 , “他要手机 , 如果是正当理由我就会给他玩 。 ”但照此推测 , 如果成年人配合未成年人经过了首次身份注册 , 那么后续再打开游戏 , 游戏厂商就会视该账号为成年人账号 , 不会再施加防沉迷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