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胡春艳)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5家单位签署协同研究网络协议 , 将通过加强资源整合 , 实现临床病例数据的共享 , 共同开展病因分析、发病机制探索、精准医学研究等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临床资源 , 然而一直以来未能形成合力 , 各医院多采取小规模、单中心的临床研究模式 , 对提升临床诊治水平贡献有限 。 针对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体系薄弱、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 科技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于2012年以来共同开展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 2013年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成功获批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任中心主任 。文章插图
如何尽快建立起成熟、有效、覆盖全国的协同网络 , 统一整合并充分利用各地区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 ,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 加快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 , 是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 。
此次国家中心秉承“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 并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及成果转化机制”“临床资源平台(临床样本平台、医疗研究数据库等)建设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机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的合作机制”“技术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机制”“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六大机制开展深入探讨 , 达成进一步项目合作及研究计划 。文章插图
今年恰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院160周年 , 国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 统筹规划 , 合理布局 , 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肿瘤防控研究网络体系 , 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 聚焦国家战略目标 , 以肿瘤防控领域重大问题为核心 , 协同推进临床与科研交融并举 , 加快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 打造肿瘤防控科技创新网络体系 , 不断提高我国肿瘤防治研究水平 。
【研究|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会在津召开】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优秀人才|培养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后遗症|港中大研究:新冠长期后遗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
- 东莞市|全省首座!恶性肿瘤新疗法“装备”落地东莞
- 犯罪行为|国家药监局将开展药品安全整治行动
- 胆结石|新研究:日饮几杯咖啡不仅不伤肠胃 反倒促进消化
- 接种|国家卫健委: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97345.9万剂次
- 大蒜|针对中国人的研究:吸烟可增加胃癌死亡率,大蒜或起到预防作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圳将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发文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