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19丨传承老年医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与重任( 二 )


华东医院医护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认真细致、服务态度好。以护理工作为例,护理人员针对肺气肿、肺部感染的患者有一套自己研究出来的护理办法——翻身、拍背、咳嗽三部曲,除了晚上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护理。拍背是体力活,并不轻松。后来又想到做雾化可以湿润呼吸道,加上翻身、拍背,这样痰就更容易咳出来。老同志在家发生问题,呼吸衰竭送到医院插管抢救,经过我们的护理,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炎症控制快,病情好转也快。
对于一些重病人,我们要安排特别医生、特别护理,护士三班制守在病人旁边,她们还有“两头班”,紧急情况下,会叫醒“两头班”的同志起来再上一班。工作很辛苦,但大家都兢兢业业,要求进步,这里党员、团员多,素质好。
老年医学是华东医院的口碑和标签
老年医学、干部医疗是我们医院的“两张牌”。老年病人有时候东痛西痛找不到原因,做了康复治疗之后好了。当时市卫生局成立了康复医学会,我担任常务副会长、郑洁皎主任任秘书长,办公室就设在华东医院。原国家卫生部提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华东医院在这四个方面都开展了工作,康复医学是一个方向。
华东医院薛邦祺老院长一直非常重视老年医学,他建立了老年医学研究室。到了王赞舜老院长的时候,将之提升到老年医学研究所,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是第三任,1993年接他的班。
老年人多起来,研究课题也多起来——怎样延长他们的寿命?学术界就提出“衰老”“抗衰老”的课题。当时由马永兴、郑志学、朱汉民和我主要研究,做了许多工作,研究成功复方海蛇胶囊,对轻度神智功能减退有一定效果,已投产用于临床。
研究论文需要发表,王赞舜老院长、诸骏仁教授和我一起研讨创办一本杂志的必要性,并提出刊名——《老年医学与保健》。为了培养康复人才,郑洁皎主任和我被聘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老年医学》编委会委员,参与编写了《老年康复治疗》部分。
我担任上海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那些年来,把组织三甲医院成立康复医学科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开始办学习班,请上海、外地的理疗科主任来讲课,培养理疗科的医生从事康复医学工作。华东、华山、中山、瑞金是最先成立康复医学科的几家医院,后来逐渐推广到所有的三甲医院,而今上海二级医院也相继建立了康复医学科。
(张鹏整理)

作者:王传馥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医学|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19丨传承老年医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