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采访人员 吴朝香
64岁的黄大伯今年3月份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了一场心脏外科手术 , 手术出血风险很大 , 但黄阿伯手术过程中没有异体输血 , 他用的是自己的血液 , 也就是自己给自己输血 。文章插图
自己给自己输血 , 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黄大伯是先天性心脏畸形 , 手术比较复杂 , 出血风险也比较大 , 术中输血是不可避免的 。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采集病人自己的血液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输血科主任刘志伟说 , 他们在手术室 , 在患者麻醉状态下采集病人血液 , 用时50分钟左右 , 采集血浆400毫升 , 血小板10单位 , 自身悬浮红细胞1.5单位 。 为了控制手术时间 , 血液采集与手术同步进行 , 基本不影响手术进程 。
整个手术过程 , 黄大伯出血500毫升 , 输注自身悬浮红细胞1.5单位 , 血浆400m毫升 , 血小板10单位(自身采集的血液成分全部回输 , 量把控得科学合理 。 ) 。 手术后入ICU监护 , 病情稳定 。
“这是我们医院推行的无血外科的理念 , 我们目前已经开展部分心脏手术的术前血细胞采集 , 患者基本不用异体血液 , 这样可以减少异体血带来的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 ” 刘志伟表示 。文章插图
什么是无血外科?
对于需要输血的外科手术患者 , 通过术前自身储血、术中血液回收 , 术后血液成分恢复等方法 , 加强自身血液保护 , 最大范围的减少自身血液损耗 , 在完全不需异体血输入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 。 无血外科最大限度地控制异体血的输注 , 减少异体血输入带来的风险 。
目前无血外科更多运用在心脏外科手术中 , 也就是无血心脏外科 。
“自己给自己输血 , 降低排异现象 , 另外 , 也可以缓解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 ”刘志伟解释 , 与需要异体血液输注的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相比 , 无血心脏外科有诸多优点:如可以避免输血所导致的肝炎 , 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 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它非手术的危险因素干扰 , 缩短了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 , 改善了病人的预后 。 “我们的无血外科做得更精准 , 可以将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单独采出来 , 在术中合适的时机分别输入 , 相对于全血 , 更具有浓度与效果的优势 。 ”
35岁孕妇是稀有血型 , 这样解决用血
除此之外 , 对稀有血型的患者来说 , 无血外科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35岁的孕妇江女士是稀有血型 , O型RhD阴性 。 一般来说 , 这样的孕妇在分娩前需要储备血液 , 而稀有血型的血液本身储备就比较少 。
“我们提前采集了患者的自身悬浮红细胞2单位 , 大概用了15分钟 。 患者产后出血100ml , 输注自体红细胞2U , 术后情况良好 。 ” 刘志伟表示 。
不过 , 无血外科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 它对患者有一定的要求 , 比如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数量正常等 。
“另外 , 还要计算特定病人对失血的耐受性 , 明确病人的生理储备以及危险因素等 。 ” 刘志伟说 。
开展自身血液采集 , 不仅节约异体血 , 也大大减少了异体血输注风险 。 此外 , 医院在其它安全用血方面也做了大量对患者有益的工作 , 包括疑难血型的准确鉴定 , 多种意外抗体疑难交叉配血 , 多种血型与稀有血型匹配的血液输注 , 基因匹配血小板输注等 。
建院至今 , 邵逸夫医院管理层一直高度重视临床患者用血安全 。 蔡秀军院长曾多次重点过问临床用血工作 , 并指导召开输血科建设、输血闭环管理信息化专题会议 。 2018年9月举办为期一周的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第三届疑难血型鉴定技术培训班 , 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计50位专业人士参加培训;蔡秀军院长到会讲话并对输血医学的重要性作了肯定 , 对学科工作方向、如何服务临床也作了进一步指导 。 同时 , 医院也是全国八家血型基因检测联合参比实验室之一 , 不仅承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型检测 , 也开展器官移植配型等相关项目 。 在临床用血管理方面 , 医院下足了功夫 , 也获得了主管部门的肯定与同行的认可 。
【血液|64岁大伯做了一场心脏手术,自己给自己输血】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 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医学会|合肥市二院血液肿瘤科孔凡良当选合肥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 急性胰腺炎|孕妇患急性胰腺炎,血液里置换出2500ml的“油”!
- 让自己的血液变成血管“清道夫”|妇幼科普| 臭氧
- 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联盟为肾友保驾护航
- 血液学|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团队一项骨髓瘤研究,荣获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 血液循环|多走路真的能长寿?医生:若过了50岁,常做3件事或比运动更重要
- 血液透析|珠海:“红码”孕妇、尿毒症老人入院,都有“绿色通道”
- 医疗机构|276个药品,广东等11省联盟开始带量集采,首次纳入了血液制品
- 全人源|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团队一项骨髓瘤治疗研究 荣获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