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田茂洲:“开心”手术后最开心的人

胶东在线5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有人说“用心”是工作 , “真心”是感情 , “开心”才是生活最根本的真谛 。 但你知道有人的最大的开心是“开心手术”后么?
毓璜顶医院田茂洲医生和他的心外科团队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
毓璜顶医院心外科的每一天都充斥着生与死的较量 , 田茂洲医生每天在各种各样的生命指标和化验检查中为患者找寻“生的希望” , 在排满的一台台手术中为每个生命续航 。 在心外科千变万化的病情中 , 他常常以“马蹄效应”自我警示:“心外科医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应该如履薄冰 , 这个高风险的职业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 , 关注每一个细节 , 才能让更多患者更好地活下去 。 ”
从医近30年 , 曾攻克多个疑难手术的田茂洲医生从没停下脚步 , 他注重科研创新 , 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 在冠心病 , 微创心脏瓣膜外科等领域开展了多项临床科研课题 , 在提升医疗技术的路上加速奔跑 。
手术|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田茂洲:“开心”手术后最开心的人文章插图
田茂洲(左二)在做腔镜心脏微创手术
【危重症抢救】
》》精雕细琢 , 履险蹈危 , 心脏停跳3小时高难度手术 , 为患者解除病症获得新生
每个外科大夫都曾有过危重症抢救的经历 , 田茂洲医生也不例外 。 对于他来说 , 危重症抢救的案例不少 , 但哪个也比不上那次为患者进行5小时手术留下的记忆深刻 。
那是一个来自外省的患者 , 打听着毓璜顶医院和田茂洲医生的名号来到烟台 。 这是一个合并脑血管瘤的冠心病多支病变、多瓣膜病 ,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 冠状动脉血管瘤样扩张患者 , 67岁 , 本是在家休息、照看孙子的年龄 , 却因为病情的复杂导致所有事情都停了下来 。 一家人的生活因此陷入痛苦之中 , 辗转全国各地求医 , 却总是因病情复杂、风险极高被拒之门外 。
“先住下吧 。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 , 田茂洲医生深知 , 若所有医院都拒绝了他 , 那他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 于是 , 他向患者要来了此前就诊的全部资料 , 安排其住院 , 并由心外科牵头组织全院多学科进行会诊 , 努力给这名患者创造生的希望 。
在对病人经过详细的检查 , 对病情进行综合缜密的分析后 , 田茂洲医生终于找到了让患者脱离绝望的【开心之路】 , 与麻醉科/监护室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 。
由于患者自身患病种类多、病情复杂 , 手术风险性极大 。 并且 , 心脏手术中要将心脏停跳才能完成 , 停跳期间仅仅通过体外循环保持生命存续 。 也就是说 , 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项高难手术 。 患者心脏停跳的时间越长 , 危险性就越大 , 极有可能在手术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生命危险 。
手术室里 , 多学科联合救治 , 有着丰富抢救经验的田茂洲医生没有一丝杂念 , 用5个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 , 其中两个多小时患者心脏停跳 , 他利用停跳的时间 , 紧凑迅速有条不紊的进行手术操作 , 切除巨大的冠状动脉血管瘤 , 闭合冠状动脉通往肺动脉的异常通道 , 将三支病变靶血管搭上旁路血管桥 , 然后将二尖瓣修复成形 , 置换主动脉瓣 , 三尖瓣修复成形 , 由于手术中麻醉医生 , 体外循环医生 , 心外科医生的默契配合 。 手术后第二天 , 患者便顺利苏醒脱离呼吸机支持 , 其本身所带的脑血管疾病也没有在手术中产生并发症 。 这一切让田茂洲医生松了口气 , 至今记忆犹新 。 在他看来 , 能够救人于水火 , 让他人有更多活下去的机会 , 这便是他在“开心”(打开心脏)手术后最开心的事 。
手术|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田茂洲:“开心”手术后最开心的人文章插图
田茂洲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先进技术】
》》冲云破雾 , 另辟蹊径 , 大力开展微创心脏手术
传统的心脏手术对人体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胸骨的破坏 。 手术过程中要将胸骨从上到下用电锯劈开 , 骨骼破坏长度达20公分 , 心脏手术结束后再用钢丝将胸骨缝合 , 因此 , 以往大多数心脏病患者要么抗拒手术、要么就在术后花费以年计算的时间来养护胸骨 。
能否让患者减轻痛苦 , 又能解除心脏疾病?在毓璜顶医院心外科 , 一项又一项微创技术运用到了心脏外科手术中 。 田茂洲医生的多个患者曾感激地对他说:“田主任 , 我从没想过心脏手术后能这么快恢复 , 甚至于我的邻居都不知道也看不出我做了手术 , 真的太感谢您了!”
“跟村里的人说了他们都不相信 , 恢复得这么好 , 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就能下地干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