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聚焦福建专科护士:当“小护士”成为“大专家”

护士|聚焦福建专科护士:当“小护士”成为“大专家”文章插图
省立医院专科护士邱艳容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 。福建日报采访人员 张静雯 储白珊 摄
护士|聚焦福建专科护士:当“小护士”成为“大专家”文章插图
专科护士在为患者义诊 。 福建日报采访人员 张静雯 储白珊 摄
核心提示
在第110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 , 10日 , 我省举行“庆祝2021年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 对省内68名护士以及29家继续护理学教育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 其中福建省“最美护士”15名、福建省优秀护理工作者18名、福建护理科技奖获奖者8名、“驼人杯”护理创新发明奖获奖者11名、福建省“小鹰”护理基金奖获奖者16名 。
曾经 , 护士是打针、发药的代名词 。 而今 , 我省涌现出一批批专科护士 , 他们不再仅是提供打针、发药等基础护理的“小护士” , 而是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抚慰心灵、助力快速康复的“大专家” 。 近日 , 本报采访人员走进“专科护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福建省立医院 , 了解我们身边的“专”字号天使 。
东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采访人员 张静雯 储白珊 实习生 陈雨辰)
30分钟 , 成功搭建“生命通道”
7日上午9时50分 , 福州患者李毅(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省立医院门诊大楼的PICC置管室 。 准备化疗的他 , 需要在身体内放置一根导管用于化疗药物的静脉输注 , 这样可以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 , 提高生活质量 , 同时让输液更便捷 。
坐诊的是专科护士、静疗专科主管护师邱艳容 。 她见李毅一脸紧张 , 隔着口罩给出一个大大的微笑:“不要紧张 , 不会很疼的 。 ”见一声安抚卸去李毅些许紧张 , 她默默加快了手上的准备工作 。
置管的过程相当于做一台门诊手术 。 护士会根据患者所需将导管裁成几十厘米长短 , 通过患者上臂静脉血管置入身体 。 准备就绪后 , 邱艳容全神贯注地盯住超声屏幕 , 寻找到最佳置管位置后 , 娴熟果断地开始行动——历时约5分钟 , 一根长约35厘米的导管就被她准确地送到了预测量位置 。
“现在开始 , 打管的这只手就不能提重物了 , 洗澡的时候最好用保鲜膜把留置针再保护一下……”邱艳容一边确认置管情况 , 一边向李毅及其家人叮嘱了注意事项 。
前后不到30分钟 , 李毅便顺利离开了诊室 。 邱艳容马上招呼下一位预约患者 , 做起了术前准备工作 。
邱艳容已从业38年 , 是省立医院第一批认证的专科护士 , 也是首批坐诊的专科护士 。 这手又快又准的置管绝活 , 为她收获了一波波来自患者、医生、学生的点赞 , 也让她所在的护理门诊广受“追捧” 。
“我们医院目前开设护理门诊的专科有11个 , 可以为PICC置管患者、四期压疮患者、肠造口患者、慢病患者等提供帮助 。 ”省立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金爽介绍说 , 这些专科护理门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性比较强的 , 如PICC置管、伤口造口护理等;另一类是以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为主 , 如糖尿病、老年病保健咨询等 。
“并非每一个专科护士都能在医院开诊 , 其门槛挺高 , 必须是有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的资深专科护士才能坐诊 。 ”金爽说 , 目前医院里有250余名专科护士 , 仅30余人能在门诊出诊 , 他们应用高超的护理技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这个俱乐部 , 太棒了”
一得知省立医院的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即将在5月20日复课 , 71位新老粉丝早早地就报了名 。
林一敏奶奶是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的忠实粉丝 。 2005年 , 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俱乐部后 , 每年参加俱乐部活动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
“通过在俱乐部的学习和参加活动 , 我系统地掌握了糖尿病的健康知识 ,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慢病日常管理方法 。 ”林奶奶患有糖尿病近50年 , 还有高血压等慢性病 , 学会科学、淡定地面对疾病后 , 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改善 。
【护士|聚焦福建专科护士:当“小护士”成为“大专家”】“护士、医生都很用心 , 俱乐部讲授的课程都很实用 , 每期也有新的内容和活动 , 长期坚持学习能够很好地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 ”林奶奶说 , 一听说俱乐部要开课 , 马上喊上朋友一起报了名 。
让林奶奶连连称赞的省立医院老年健康之友俱乐部前身为“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 , 成立于2004年 。 据省立医院专科护士、老年科护士长邵庭芳介绍 , 开设病友俱乐部由专科护士为核心骨干开展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 , 乃是全省首创 。 俱乐部授课内容涉及慢病防治、中医养生、老年急症处理等 , 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健康理论、疾病护理、用药常识和急救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