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店|像“朝圣”一样吃顿饭喝杯茶,值得吗?

网红店|像“朝圣”一样吃顿饭喝杯茶,值得吗?文章插图
#深圳超级文和友开业超4万人拿号##深圳茶颜悦色已排队3万号#等话题 , 突然出现在热搜之上 , 又引起人们对于网红店“排队之风”的争执 。 一杯奶茶、一顿饭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嘛?评论区基本是一边倒的嘲讽 。 的确站在理智的角度 , 这是一件性价比极低之事 , 但是排队与否是个人自由 , 旁人也无权指责 。
人们手里拿着号码牌 , 满面红光走向“朝圣之路” 。 这其中不乏乘兴而来 , 败兴而归的人 , 但不影响下一批食客慕名而来 。 真的有那么好吃吗?也不见得 。 早期的网红店似乎还是依靠口感、服务赢得口碑 。 网络时代 , 流量裹挟民意早已是常态 , 无孔不入的个性化推送造就了无数个营销出来的“网红店” 。 实际上 , 多数网红店的口碑并不好 , 得到了和景点小吃一样的评价“又贵又难吃” 。
网红店的恶评与刻板印象并非空穴来风 , 网红店天然具备傲慢的基因 , 享受了名气的红利 , 只要背靠金字招牌总有人愿意买单 。 因为不乏人气 , 似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拿起“镰刀”收割源源不断的来客 。 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 , 本该占据“上帝”地位的消费者在不乏人气的网红店只能甘为鱼肉 。 所以 , 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一轮轮的盲目扩张将工业化气息浸染其中 , 最开始被人们所追捧的“烟火气”“味道”也都在被稀释 。 网红店铺逐渐连锁化 , 食客追逐的独一无二的佳肴也逐渐变成流水线式的产品 。
信息时代 , 网络洪流吞没了大多数信息 , 人们往往只能浏览到最被推荐的头部餐厅 , 马太效应逐渐显现 , 网红店越来越受追捧 , 多数店铺门庭愈发冷落 。 人们天然地具有着从众的心理 , “别人都去吃 , 那我也得去” , 即便尝试之后不尽如人意 , 但是依旧被大多数意见所裹挟 。 面对网红店的强势传播声量 , 些许杂音是被忽略不计的 。 何况 , 网红店铺也绝非一无是处 , 一定是有卖点才可以笑傲江湖 , 因此人们总能找到一些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漫长的等待与高昂的溢价是有缘由的 。
即便人们知道 , 或许这场“朝圣”之旅不值得 , 但为了打卡一家网红店而彻夜排队的人们只多不少 , 拍照、发圈、打卡都是基本操作 。 有多少人真的还在乎或是满足于网红店的口味呢?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 每一分钟都恨不得拆成两半度过 , 可还是有人愿意花上几小时排队一家餐馆 , 其中的时间成本与口腹之欲的满足实则经不起精打细算 , 可人们却乐此不疲 。 排队网红店铺 , 满足的不止是口腹之欲 , 可能更是聊天社交的资本 。
如此 , 网红店铺就能躺在金山银山上高枕无忧嘛?极度的傲慢是不被买单的 , 作为上一个时代的网红鼻祖 , 狗不理包子在前些日子宣布退出北京餐饮业 , 或许有一定的惊醒之意 。 网红店铺可以营销出来 , 但是不能只有营销 。 网络时代人们擅长“造神” , 也善于造下一个“神” 。
【网红店|像“朝圣”一样吃顿饭喝杯茶,值得吗?】文/何娇(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