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化危为机,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医院|化危为机,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长江网4月2日讯(采访人员 李尔静)“后疫情时代 , 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 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效防控与救治 , 将成为由同济医院牵头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的重心 。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副主任杜光概括道 。 3月31日和4月1日 , “疫后重振看湖北”采访团先后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 医院工作人员回忆了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战斗经历 , 并总结道:“历经抗疫之后 , 医疗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 ”
医院|化危为机,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文章插图
采访团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听医院工作人员讲述抗疫经历
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打造“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3月31日上午 , 采访团来到位于武汉市白沙洲的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 , 该院区于2020年10月22日开工 , 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 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同为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 是湖北省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中的重点工程 , 建成后将主要承担全省重大疫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储备任务 , 确保在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 。 “传染病并没有灭绝 , 我们要一直同其作斗争 , 不断完善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这样总结道 。
据介绍 , 省重大疫情救治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 , “平时”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院区 , 设置床位1000张 , 建有门诊医技楼、综合住院楼、医疗中心住院楼、医疗大数据中心、国际转化医学中心、住培中心等建筑 , 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常见多发疾病及疑难病症的诊疗 。 “战时”无需大规模改造 , 可实现转换床位共879张 , 集可转换门急诊、负压手术室、负压重症监护病房、负压病区、配套检验实验室、防控指挥中心、后勤保障等功能于一体 , 是全国平战转换负压床位最多的医院之一 。
医院|化危为机,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文章插图
正在建设的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
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是湖北第一个正式开工建设的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 , 规划两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牵头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
4月1日 , 采访团来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 同济医院宣传部常宇为采访团介绍了“后疫情时代”同济医院的建设方向 。
基于同济医院在疫情中突出表现与综合实力 , 2020年4月26日 , 国家卫健委下文 ,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 以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能力 , 强化科研攻关力量 , 培养骨干人才梯队 , 全面提升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医院|化危为机,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文章插图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总体建设规划模拟图
据介绍 , 2020年7月 , 中心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动工开建 。 根据规划 , 医学中心将围绕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 包括传染病、自然灾害、核辐射、中毒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五大方向 , 构建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 形成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救治体系 , 充分履行预防、预警、救治、管理、培训、研发等职能 , 打造一体化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长效防控机制 。
“除了医疗价值 , 中心的建立对城市发展也别具意义 。 ”杜光说道 , “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 , 也是第六个国家级医学中心 , 落户同济是对武汉及湖北的总体鼓励和信任 。 ”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来源:作者: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