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 天下苦被人卡脖子久矣!从中兴被制裁 , 到华为被断供 , 再到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无端被栽赃、被陷害 , 许多公众早就对科技霸凌主义深怀不满 , 满心希望中国科技界卧薪尝胆、自主创新、打破封锁 。
可是 , 当他们看到 , 就连院士这一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称号 , 居然可以放行香烟、白酒行业的科研人士 , 甚至让一些官员也加入进来参与争抢、暗中勾兑时 , 他们如何能“保持情绪稳定”?
潮叔深知 , 新闻之中不容情绪 。 但新闻之外 , 情绪本身有时也是新闻 , 并且是更加耐人寻味的新闻 。
03
旁观“茅台院士”风波 , 潮叔发现 , 几乎所有的质疑都来自贵州省之外 。 换句话说 , 作为“风暴眼”的贵州 , 当地主流媒体甚少发出任何带有倾向性的声音 。 更不要说新闻当事人王莉及其所在企业茅台酒厂了 。
潮叔翻阅了这两天的贵州日报 , 省城的贵阳日报 , 茅台酒厂所在的遵义市的遵义日报 , 都没有找到关于这件事的任何报道、评论 。
例如 , 2月19日当天的遵义日报评论版上 , 主打的三篇评论 , 标题分别为《春种一粒粟 秋来满黔香》《提升科学素质 创造美好生活》《“晒出我的李焕英”彰显亲情力量》 , 话题分别关于春耕、科学素养和电影 。
在应对舆情方面 , 一些地方习惯于选择“任凭风吹浪打 , 我自岿然不动” ,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 媒体近乎集体沉默 , 可能都有自己的考虑和苦衷 , 但这样的缺席肯定算不上是舆论引导的上策 。
为数不多的例外 , 是当地的“贵州网”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安青松”的评论 , 标题是《若公平公正公开 , “茅台院士”没什么不可以》 。
这篇文章 , 算是从正面力挺了一下茅台总工参评院士 。 文中说:
“舆论的讨论 , 难免会出现情绪化的声音 , 但专业的问题 , 还应该由专业人士来评选 。 抛开王莉茅台集团高管的身份 , 一个白酒行业的科研人员 , 是不是有资格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呢?”
“两院院士的评选 , 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则 , 归根结底 , 还是要靠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来判定 。 如果仅仅因为王莉的特殊身份 , 就一竿子剥夺了她成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 这其实是有失公允的 。 ”
在潮叔看来 , 这篇文章的观点值得重视 , 尽管它也只是一家之言 。
最后 , 潮叔想说一句多余的话:在“茅台院士”这件事上 , 贵州方面其实也蛮委屈的 。
迄今为止 , 该省仅有本土院士两名 , 这跟一些发达省份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 如果能借助于明星企业茅台的实力推出并成功评上一名院士 , 那当然是大大的好事 。 毕竟 , 参评规则上也没有说不能评“白酒院士” 。
推是一回事 , 选不选得上又是一回事 。 数据显示 , 201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 , 官方公示的531名有效候选人中 , 最终只有75人当选院士 , 成功率只有14% 。
“茅台院士”成真 , 路还远着呢 。
至于茅台酒价格过高的问题、股市表现的问题、院士评选的问题、科技霸凌和科技自立的问题……这些问题 , 解决起来都不简单、轻巧 。
如潮叔文首所言 , 不少时候 , 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痒与痛 , 而不只是茅台和贵州自身的问题 。
- 防癌|孙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我总结出5张“防癌处方”,送给你
- 王孝升|携手院士团队 打造区域学科制高点
- 滕皋军|中大医院滕皋军院士团队来盐座谈指导
- 葛均波|院士领衔!安徽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揭牌成立
-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张伯礼院士有一个习惯坚持了20年:每天走路7000步最好!
- 院士|国家医学中心深化改善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 王院士|97岁院士攻克最凶白血病,放弃专利,让百万患者吃上13元抗癌药
- 中医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教授走进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教学查房及门诊教学
- 中科院院士|政府“说媒” 产研“结亲” 德州武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 骨量|3位院士声明:九成的骨质疏松不需治疗,常吃1“素”,骨骼自好